技术规范及要求
一 施工范围
1. 四层手术部整个层面的建筑装修装饰改造工程。
2. 四层手术部的净化空调系统的设备采购。制作及安装工程。
3. 四层手术部净化空调及中央空调冷热源所需及配套系统管道设备和材料的采购。安装由承包方完成。
4. 四层手术部区域的氧气`负压吸引。压缩空气。*和废气排放管道及终端的采购和安装工程式。
5. 四层手术部及设备层的总配电柜。电线。桥架。照明,插座,开关等全套电气工程(其电源进线由院方从低压配电柜引来两路独立电源,双路切换功能由中标方完成)。
6. 四层手术部区域,办公辅房区域的呼叫系统设施采购及安装工程。
7. 四层手术部区域的背景音乐及公共广播系统设施采购及安装工程。
8. 四层手术部区域的网络系统的设计,采购及安装工程。
9. 四层手术部手术室内气体吊顶的设计,采购及安装工程
10 四层手术部手术室部分消防设施的安装
二 .工期及施工地点
1工期:合同签定后90天
2施工地点:X人民医院手术部
三总体说明:
本工程为X人民医院手术部。手术部要求设计洁净手术室外100级间,10000级间及相应的配套辅房。洁净手术室及其辅房的装饰和净化工程必须符合《医院手术部建设标准》和国家其他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和规程的规定。
四.洁净手术部平面布局设计要求
4.1手术部设防100级手术室2间,万级手术室3间,30万级1间,均为中型手术室。
4,2设一间100级手术室具有防辐射铅板。
4,3在手术部内设置十万级洁净走廊,在手术室及洁净走廊外区设置三十万级清洁走廊,换车区作为缓冲区。
4,4洁净区内设置洁净功能辅房,洁净度为十万级。
4,5洁净走廊及其功能辅房,洁净度为三十万级。
4,6院方提供手术室设计布局平面图一份。
五,洁净手术部装饰要求
5,1手术部墙体
5,1.1手术室及洁净内走廊墙壁体选用防锈,耐擦洗,耐酸碱,防火,隔音保温的金属材料(进口电解金属板或彩钢板)制成防菌墙面,墙体连接采用圆弧形式。
5,1,2洁净外走廊和其他辅助用房采用彩钢板,彩钢板板厚度必须按国家标准执行
5,2手术部地面
5.2.1全部采用进口防静电,抗菌.防火.耐磨pvc卷材.
5.2.2卷材拼缝均为热焊熔接,平整无缝,与墙体均为圆弧连接.
5.3吊顶
5.3.1手术室设计吊顶高度达到达2800mm,手术室(除清创间外)材质与墙体相同.
5.3.2走廊及辅助用房设计吊顶高度达到达2800mm,采用彩钢板吊顶。
5.4门
5.4.1手术部入口门,手术室门,换车间门均设计一樘光控制感应电动门,感应装置,导轨均采用进口。手术部其他门均设计一樘电动门。
5.4.2所有门套采用不锈钢制作。
5.4.3相关辅房的门采用手动门。
5.4.4走廊设防撞扶手。
5.5手术基本配置:
5.5.1每间洁净手术室的基本装备应符合表达式要求。
5.5.2手术室内必须具有多功能控制系统,采用进口。
多功能控制系统必须对手术室内各系统进行集中控制,开关键应为平面触摸式。必须具有以下功能:
A. 时钟
B. 计时器
C. 净化空调系统温.湿度与调节控制
D. 空气处理系统开关与运行状态显示
E. 照明系统开关
F. 手术室无影灯开关及光亮调节
G. 高效过滤器排放系统开关及故障报警
H. 消防报警
I. 各种医用气体报警
J. 通讯系统:手术室与护士站或其他手术室之间的免提式呼叫对讲
5.5.3嵌入式医用气源面板应设置在手术床靠麻醉机的墙面下部,距地高度为1m—1`2m。
5.5.4嵌入式观片灯选配按表1,应设置在手术者对面墙上。
5.5.5药品柜。器械柜.麻醉柜应嵌入墙愉方便的位置.
表1:基本装备
装备名称 必须配套数量 备注
计时器 1个/每间 麻醉计时.手术计时,一般时钟计时兼有的计时器,应有时,分,秒清楚标识并配置计时控制器,停电时能自动接通电池,距地面2米
医用气体面板 1个/每间
观片灯 1个/每间 3联/小型每间,6联/大型每间,设置在手术者对面墙面上
组合多功能控制箱 1个/每间
记录板 1个/每间 长*宽:500*400为暗装翻版,记录板打开后距地1`1米,收折起来应和墙面齐平
药品柜(嵌入式) 1个/每间 在病人脚侧墙内方便位置
麻醉柜(嵌入式) 1个/每间 在病人头侧墙内方便位置
器械柜(嵌入式) 1个/每间 在病人脚侧墙内方便位置
组合电源插座(嵌入式) 4个/每间
吊臂.无影灯栓 各1个/每间 百级吊臂.万级吊塔
输液导轨 1组/每间
5.5.6输液导轨应做成吸顶式,位于手术台上方顷棚上,与手术台长边平行,长度大于2`5米,两条轨道间距应1`2米.
5.5.7组合电源插座每个手术室配10个**插座,配二个接地端子,每间手术室有380V电源(手术室不允许用单个插座)
5.5.8所有配置器具主材采用进口磨沙不锈钢制作,质量均要求达到出口标准.
5.5.9洗手池:洗手池采用进口不锈钢制造;每台洗手池下置60L电热水器,配感应水嘴,感应皂液,独立镜灯,整个设置12个感应水嘴.
六.电气设计要求。
6.1每间手术室配电负荷应不少于8KVA.
6.2手术室照明由洁净气密封照明灯盘组成,禁用普通灯盘代替,照明均采用多点控制
6.3手术部设计平均照度应在400Lex以上.
6.4辅房,走廊平均照度应在200Lex以上.
6.5院方将总电源引入四层手术室和设备层总配电柜内,手术层总配电柜,设备层总配电柜及其后所有的桥架.线管,电源线敷设全部中标方采购.安装.
七.净化空调设计要求
7.1净化空调系统应使洁净手术部处于受控状态,应既能保证洁净手术部整体控制又能使各洁净手术室灵活使用,洁净手术室应与辅助用房分开设置净化空调系统.设计参数尽量符合《医院洁净手术部建设标准》的规定。
7.2气流组织
7.2.1洁净手术室内送风口应集中布置于手术台上方,使手术台及周边区位于洁净气流形成的主流区域。
7.2.2洁净手术室采用铝合金喷塑天花板送风装置送风,其送风装置尺寸分别应不少于百级2.4*2.6,万级1.4*2.6.
7.2.3洁净手术室应采用双侧下部回风,回风口洞口上边高度不应**过地面之上下0.5米,洞下边离地面不低于0.1米.
7.2.4无菌辅房.洁净走廊为上送风下回风,高效送风口送风.
7.2.5清洁走廊采用高效送风口若悬河送风,上送上回风.
7.3净化空调机组配置要求
7.3.1手术室.洁净走廊及辅房采用进口件组装医用卫生型净化宽调机组配加湿器和干蒸汽装置.
7.3.2万级手术室为一拖三.
7.3.3新风系统采用分区集中控制,设一组新风机组.
7.4净化空调系统部件与材料
7.4.1空调设备的选用应满足下列要求:
7.4.2净化空调机组内表面及内置零部件应选用耐消毒药品腐蚀的材质式面层,材质表面应光洁.
7.4.3内部结构应便于清洗,并能顺利排放清洗废水,不易结尘,滋生细菌.
7.4.4表冷器的冷凝水排出口应具有自动防倒吸,并在负压时能顺利排出冷凝水的装置,凝结水管不能直接与下水管道相接,
7.4.5机组内各级空气过滤器前后应设置压差计,测量接管应通畅,安装严密.
7.4.6消声器式消声部件的用材应能耐腐蚀,不吸潮,不积尘,不产尘,其填充料不允许使用玻璃纤维及其制品.
7.4.7净化空调中的各级过滤器应采用一次抛弃型,末级过滤器应采用不吸潮.不长菌的材料制作,不允许用木框制品,成品不应有刺激味..
7.5净化系统配置要求
7.5.1净化空调系统新风,送风为强制性,应采用德国进口定风量阀加以控制.
7.5..2净化系统由空调机组。定风量阀,不锈钢天花板送风装置。高效过滤器。消声器。灭菌装置,防火阀,镀锌钢板风管(含保温)等组成。
7.5.3手术室每个净化系统配风管电加热泪器装置.
7.6净化空调自控系统设计要求
7.6.1每个净化系统均需配套提供自动控制设备,其设备需采用进口**产品.
7.6.2采用温湿度传感器,其可编和控制器配套执行机构实现恒温恒湿控制.
7.6.3配套提供手术室对机组进行远程控制及温湿度设定装置.
7.6.4应能对系统内的送风机.新风机.排风机.表冷器.过滤器.防火阀.调节阀等设备实施过程控制.
7.6.5自控系统应包括电控制及弱电控制二部分.
7.7测试及要求
7.7.1在手术部竣工交付时,中标方应邀请省级以上有关部门对洁净手术室工和有关项目进行测试,并出具检测合格报告.
7.7.2手术室室净化测试项目为:静压差.送风量.新风量,温度,相对湿度,噪声.洁净度,照度,含菌浓度.
7.7.3对测试不合格项目,施工方应及整改,在整改后,对主要指标仍不能达标的,院方将保留追究其经济及法律责任的权利.
7.7.4技术图纸应说明冬夏二季及过渡季节手术部空调冷热负荷及肜电,用水要求.
7.7.5空调系统所用冷热源全部由需方提供,并将空调水管道敷设至设备层净化机组2米处,其后的管道由中标方连接.
八.医用气体管红及终端设计要求
8.1万级手术室的墙壁及吊臂上均各设一组气体终端,其中一种为备用,每组四气(氧气.负压吸引,压缩空气,*),麻醉废气排放每间手术室只需在吊塔上设置;其他手术室墙壁上设有组气体终端,一备一用,每组四气(氧气.负压吸引,压缩空气,*).配备氧气切断装置.气体终端采用进口件,必须操作方便,接口不具有互换性.
8.2控制系统:所有气体管道均通过本层阀门控制箱后进入手术室,务手术室内有气体报警装置.
8.3负压吸引采用非金属管,麻醉废气排放采用高强度PVC管,其他气体全部采用不锈钢管.
8.4医用气体管线应按照现行国家有关规范采购,安装,管道应做好分段标识.
九.电脑呼叫系统
9.1一台主机控制(选用国家**),设在控制室.
9.2每间手术室及功能辅房均考虑设一个呼叫点,能实现主机与各呼叫点的联络,各分叫点不能联络.
9.3其管线的采购,敷设符合国家电气,消防施工技术规范.
十.背景音乐.公共广播系统
10.1一台主机控制(选用进口**),设在手术部护士长办公室.
10.2采用定压输送,吊顶安装方式,功率3W.
10.3一间手术室设一个音量控制开关.
10.4系统配一个CD机或DVD机作音源播放器.
10.5带一个话筒可实现广播找人的功能.
10.6系统预留与消防系统连接的接口.
10.7其管线的采购.敷设符合国家电气,消防施工技术规范.
十一,网络系统
11.1整个手术部设一个网络集线器,将整个手术部边成一局域网系统.
11.2每间手术室.医生办公室.护士办公室,主任办公室各设一个网络结点.
11.3其管线的采购,敷设符合国家电气,消防施工技术规范.
十二,消防系统包括(1)消防报警;(2)防火隔断;(3)防火门;(4)疏散标志.应急灯的设计方案.
十三.其它方面的要求
13.1投标人必须承诺如违反招标文件及补充文件中任一被视作违约,并作违约处理.
13.2院方根据需要有权更换各种材料部件的权利,单价据实调整.
13.3投标人可提供好的建议及方案.
。
正负压转换手术室净化空调系统设计探讨
作者:杨静蕊
来源:《中国医用工程与装备》2013年*11期
【摘 要】目的 优化特殊感染手术间的流程设计,规范手术室特殊感染手术管理。 方法 规划方案,拟定管理流程。结果 特殊感染手术间的基础设施科学合理,感染手术的管理流程更加规范。结论 手术室加强对特殊感染患者手术的感染控制和管理,保护了手术患者和工作人员的安全健康,有效地控制了医院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洁净手术室 特殊感染 管理
引 言
我院层流洁净手术室21个手术间全部采用层流系统进行空气净化,并结合卫生学与工程学的相关理论,对正负压切换洁净手术间的流程进行合理设计,洁净手术室的净化空调系统能有效控制室内细菌的浓度、温湿度和尘埃含量,实现理想的手术环境,降低感染率,提高手术质量。但对一些特殊感染病例,我们需要制定一系列客观、系统的优化控制流程,施行更加严格的防护隔离措施,才能保护手术患者和工作人员的安全和健康。特殊感染手术是指非普通细菌所引起的感染;其致病菌、病程演变、**处置等方面与一般感染不同;破伤风、气性坏疽、炭疽等属特殊感染。
1、严格特异性手术的排查制度
当手术室接到手术通知单时,尤其是急诊的患者,首先要详细询问有无外伤及手术史、受伤时间、位置、深度、场所、污染程度、受伤后的处理、发病时间和经过,有无破伤风预防接种史,检查受伤部位、伤口情况。对炭疽、破伤风、气性坏疽进行初步诊断。
1.1 炭疽 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急性传染病 ,传染源主要是草食动物牛、马、羊等受染病畜。食草动物因食入水草中的炭疽杆菌芽孢而感染。人直接或间接接触病畜和染菌的皮、毛、肉引起皮肤炭疽;吸入带炭疽杆菌的气溶胶、尘埃可引起肺炭疽;进食带菌肉类可引起肠炭疽。其中皮肤接触病畜及食用病畜肉是炭疽的主要原困。临床症状:炭疽的特征性病理特征为受累组织及脏器的出血性浸润、坏死和周围水肿。皮肤炭疽潜伏期一般1-5天,特征是发痒性黑色浓泡,通常起病较急,出现低热、干咳、周身疼痛、乏力等流感样症状。
1.2 破伤风 系由破伤风杆菌感染所致。该菌产生外毒素可致使神经系统中毒。当毒素作用于脑干和脊髓后,产生特异性的肌肉痉挛。该病潜伏期长短不定,通常为6-12天,较短24小时。先发症状:牙关紧闭、面肌痉挛。典型症状:肌肉强直性痉挛和阵发性抽搐
1.3 气性坏疽 是梭状芽胞杆菌引起的以肌肉组织坏死为特征的特异性感染,是开放性骨折、深层肌肉损伤和组织坏死感染等严重创伤的并发症,创伤后并发症的时间较早在伤后8-10小时,通常伤后1-4天。要注意局部检查,特别是肢体肿胀呈紫黑色,有稔发感及恶臭,即可初步确诊为气性坏疽。
2、建立报告制度
经过排查,发现外科特殊感染手术或疑似病例,立即向护士长报告,护士长向有关部门(医务处、护理部、医院感染办)**汇报。根据感染的性质,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护士长向有关部门(医务处、护理部、医院感染办)**汇报。根据感染的性质,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并联系微生物科负责现场采样,进行微生物学鉴定,提供后续诊断和**的技术支持。
3.感染手术的感染控制与管理
3.1手术前准备
3.1.1 手术间空气净化,压力控制 术前30min打开负压开关,手术间门口挂上醒目的“感染手术、禁止参观”的标志牌 。
3.1.2 加强人员管理 参加手术的医务人员均需换上手术室**的衣裤、鞋、帽子、口罩以及隔离衣后,才能按标识指示途径进入特殊感染手术间,患有呼吸道感染或皮肤有伤口的人员禁止入内,特殊感染手术拒绝参观。设巡回护士两人,分别在手术间内外供应。所有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及特殊感染手术管理制度,手术结束后方可离开手术间。
3.1.3 加强物品管理 将术中不需要的物品放在物品准备间,术中使用的各种器械用物一次性备齐(尽量使用一次性物品),放置在适当位置。手术推床用一次性床罩套好,用一次性被套,推床应在手术间靠墙放置,不得推离手术间。
3.2 手术中管理
3.2.1 严格隔离标识,控制人员流动 严格限制手术间人数,与手术无关的人员禁止参观,控制室内人员走动,减少开关门的次数。手术过程中手术间人员不能任意外出,进入手术间的器械物品不能任意拿出。
3.2.2 提高医护人员的无菌操作和防护观念 严格执行手术操作规程,加强切口周围的保护(对孕妇及胃肠手术者,臀部下用厚卫生纸铺垫),防止体液、血液、排泄物流出,造成对周围物和人的污染。器械护士动作要准确、轻柔,全神贯注配合手术,密切注意手术进程,防止被针头、缝针、刀片等锐器刺伤。锐利器械不直接递接,放于器械台由医生自己拿取或放入弯盘内间接传递,严禁接拿,防止递接不小心被利器刺伤。操作过程不可直接将针头递向他人,不可用双手回套针帽。禁止用手装卸刀片。术毕勿将锐器和其他器械混杂,应卸下刀片连同手术缝针一起丢人锐器物品回收器。术中防止器械和敷料滑落掉下手术台,伤及手术人员的脚及血液、体液污染地面。使用过的敷料集中放入无渗漏的塑料袋中保管,待关闭体腔后清点数目无误再与其他污物一起密封送出焚烧。 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引入(内盛有术前配好的1000mg/L泡腾片消毒液)一次性引流袋中,术毕摇匀静置1~2 h倒入**下水道进行无害化处理 。标本处理:送检的标本用**的标本袋装好并用10%甲醛固定,再用干净袋子装好封口,立即送检,防止污染环境。
3.3 手术后处理
3.3.1 医护人员消毒隔离 参加手术的所有人员离开手术间时,必须将污染手术衣、手套、鞋套、口罩帽子等脱放于手术间*处,手术间内衣物、拖鞋浸泡于1000㎎/L含氯消毒剂中。洗手,更换清洁衣帽、鞋后方可离开手术间。
3.3.2 器械和敷料处理 术毕将术中使用器械在手术间内用2﹪戊二醛浸泡消毒10小时,使用后的一次性敷料、纱布、手术衣裤、帽子口罩、鞋套等各种污染物品,装入双层**密闭、有明显标志的黄色医疗废物垃圾袋内焚化处理。非一次性布类物品等用清洁大单包好,高压消毒后注明"特殊感染"标志再由洗衣房专人收集处理。
3.3.3 感染性废物处理 术中感染性废物装入双层**密闭、有明显标识的黄色医疗废物垃圾袋,做好保护,防渗漏,避免存有液体及带尖用物。术中血液及分泌物吸入吸引器袋内,术后直接加入含氯消毒液,使其达到含氯浓度为1000mg/L 后封闭,锐器收集盒封闭好后单独放置于医疗废物袋内,联系有关人员,将废物直接运送至医疗废物处理中心,在运送过程中要轻拿轻放以保证医疗废物袋密封。
3.3.4 麻醉用品的处理 麻醉用品包括氧气面罩、麻醉机螺旋管、气管插管、牙垫舌垫、开口器、呼吸气囊、储气袋、鼻导管等,手术时尽量使用一次性物品,术后放入黄色废物袋内焚烧处理。接触患者的非一次性麻醉用品,应进行严格有效的消毒。因此,接触患者的麻醉用品,应严格一人一用一消毒,气管内的润滑剂应分装在小的灭菌包里,每位患者麻醉时使用一小包,用后多余部分应做废弃处理。凡是呼吸道患者使用麻醉机应加细菌过滤器,使用后应注明“传染”字样,并进行高压灭菌。
3.3.5 手术间的处理 清理手术间内用物,物体表面如手术床、器械车、推车、无影灯、吸引器、电刀、墙壁、门等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墙壁要求擦到2.5m以上。手术间回风口过滤网用4%过氧乙酸喷雾消毒,将房间内柜门、抽屉打开、床垫竖起。关闭层流负压开关,手术间密闭后用过氧乙酸熏蒸24小时,房间空气消毒24小时后开启层流正压开关,然后连续3d天做空气、物体表面培养,监测结果均达到卫生指标在接到感染控制部门的通知后,方可重新启用,房间墙壁、物品表面、推车及地面用含氯消毒剂擦拭,再用清水擦拭,用物归还原处。浸泡过的手术器械,清洗,擦干后高压灭菌,1次/d,连续3d并做微生物监测,无致病菌方能用于其他手术,建议**。手术间回风口过滤网进行更换。
结 语
建立正负压切换手术室的初衷是控制传染源的散播、降低手术的感染率,保护人员的健康,提高手术室利用率。从控制空气传染的角度来说,正负压切换手术室的平面布局流程也起着主导性的作用,先进的净化空调系统设计理念是建设洁净手术室的关键。正负压手术室应做为独立的净化空调系统设计,合理配置空调系统,避免了能源浪费。我们应在实际的建设经验中不断探索,提倡节能建设的先进思想,不断完善正负压切换手术室设计,进一步提高正负压切换手术室的使用效果。
参考文献
[1]毛雅蓉 洁净手术室特殊感染手术间的流程优化与感染控制 .医学信息,2011,24(6):3949-3950.
[2]张业宏 洁净手术室特殊感染手术间流程管理与感染控制 护士进修杂志,2010,25(24):2220-2222.
[3]张丽华 手术室特异性感染的防护与处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22):142-142.
[4]陈菌 卢洪洲 气性坏疽的诊断与**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9,8(1):111-113.
[5]冯杰 特殊感染患者手术的护理配合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95):204-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