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防御传统的基于特征识别的入侵防御技术或内容过滤技术,对保护网站抵御攻击的效果不佳。比如对SQL注入、跨站脚本这种特征不的网站攻击,基于特征匹配技术防御攻击,不能阻断攻击。因为们可以通过构建任意表达式来绕过防御设备固化的特征库,比如:and 1=1 和 and 2=2是一类数据库语句,但可以人为任意构造数字构成同类语句的不同特征。而and、=等这些标识在WEB提交数据库应用中又是普遍存在的表达符号,不能作为攻击的特征。因此,这就很难基于特征标识来构建一个阻断SQL注入攻击的防御系统。导致目 前有很多将SQL注入成为入侵网站的攻击技术。基于应用层构建的攻击,防火墙更是束手无策。
网站的代码里入恶意的黑链,正常打开网站根本看不到这些黑链,只能通过查看源代码才能发现这些链接,往往都会被添加到网站首页的底部,都是描文本的一些友情链接,有的还会隐藏这些黑链的字体大小,缩小到小,让你根本发现不了,攻击网站的目的就是植入一些黑链来增加其他网站在百度的权重,获取一些。3.还有一些网站被攻击的情况是网站在百度的快照收录大增,有的甚至收录了好几万条网站的快照,都是一些什么bo彩,cai票,du博,,等与网站本身内容无关的一些收录,基本都是网站被劫持,从百度点击进去直接跳转到别的网站上了,检查服务器里的源代码都会找到被攻击的痕迹,一般都是网站的根目录下有一些名字命名的文档,以及一些html文档,特别是权重较高,较大的网站都会被劫持快照收录。
4.网站被攻击的打不开,打开网站时快时慢,服务器的CPU占用到一百,根本无法打开网站,数据库进程占用到一百,服务器都卡的无法远程操作,这些基本都是DDOS攻击跟攻击,利用带宽上G来攻击服务器的IP,导致网络的堵塞,让网站无法打开,同行竞争以及得罪人是经常会使用这种攻击手段的。5.网站打开提示无法连接数据库,数据库被攻击者恶意,网站的代码文档被,有些网站打开都是提示无法连接,甚至有些网站代码中了木马,或者是木马都会出现以上这些攻击的。
SQL注入攻击:这种攻击是由于用户在前端页面输入数据时,后台程序没有过滤输入的字符,异常数据直接和SQL语句组成正常的执行语句去执行,导致不需要密码就能够直接登陆,泄露网站的信息。因此攻击者可以构造隐蔽的SQL语句,当后台程序执行语句时,攻击者未经系统和程序授权就能修改数据,甚至在数据库服务器上执行系统命令,对网站的安全体系带来严重威胁。这种漏洞的根本原因是,编程人员在编写程序时,代码逻辑性和严谨性不足,让攻击者有机可乘。早期的SQL查询方式存在很大问题,使用了一种简单的拼接的方式将前端传入的字符拼接到SQL语句中。现在通常采用传参的方式避免SQL注入攻击例如使用MYBAIIS框架替代早期对数据库的增删改查方式,因此,防止这种攻击办法的方式是完善代码的严谨性,另一方面是对网站原有代码重新梳理、编写,以安全的方式执行SQL语句查询的执行。
因此确保在创建管理时大写和小写字母,符号和数字的精细组合;不要使用与你有关的一些信息作为密码,因为可能会揣测出来;不要以数字形式记下密码并将其存储在计算机上的某个位置,如果记不住,你可以将它写到一个小纸条中O(∩_∩)O。
随着研发-测试流程的完善,大部分测试部门的同学会在新的代码部署到测试环境以后会进行功能测试,在进行功能测试的同时安全同学可以通过抓取,然后通过对进行回放实现部分漏洞的检测,比如我们经常对get类型的请求做sql注入检测,还可以通过替换身份信息进行普通的未授权、越权检测,通过以上我们应该也可以发现一些问题,那么实际生产中存在大量的需要和数据库进行交互的场景,比如、收货、添加收货、收获类似的场景,针对这些类型的越权检测大部分安全同学可能是申请两个账号然后进行测试,然后通过比对返回的结果判断是否存在越权,以上也可以实现自动化检测,无非是替换身份认证字段重放请求,但是以上检测方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可能会带来大量脏数据然后对qa的测试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想想以前针对类型的注入是不是加过or1=1,那么有没有方法解决这些问题呢,下面就是我的一些思考。
SINESAFE为了帮助网站维持长的正常运行时间,可以采用冗余性(备份和服务器的失效转移)来保护网站。备份可以帮助避免客户端数据的丢失,而备份服务器可以避免服务器遭到彻底毁灭时不用从头开始构建新的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