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对物料实现统一编码,许多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通常设有立的物料编码机构,或组织专项编码培训班等。但往往实践,相关的执行部门终还是没有严格按照物料编码的规则执行,工作也没有达到预想中的效果。物料编码和企业标准化工作也息息相关,很多企业在推行标准化(模块化设计)工作中,花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又是抽调骨干队伍,又是收集图纸、制定标准,一干就是好几年。但,往往又是无疾而终。物料编码,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不是一件容易做好的事情;是一件重要且有意义的事情,但不是每家企业都能做好的事情。
物料编码的技巧:编码需要长短适中:按照人的记忆习惯,7-13位的编码是比较合理的。尽量不要使用有特别意义的编码:很多物料编码的初衷是为了清晰明了地表述物料,如将钢板编码成GB,简单易懂。但随着物料种类的增加,以GB编码的物料也不再于“钢板”,“钢笔”就以GB命名。
物料编码的原则:物料编码必须合乎物料编码的原则,合理的物料编码,必须具备下列基本原则:★简单性 ★分类展开性 ★完整性 ★单一性 ★一贯性 ★可伸缩性 ★组织性 ★适应计算机管理 ★充足性。分类展开性:物料复杂,物料编码大分类后还要加以细分,如果采用阿拉伯数字十进制,则每段多只能由十个细分的项目,如果采用英文字母,则每段有26个细分项目,然而细分项目太多,就难于查找,而细分项目太少,则分类展开太慢,分类细分项目通常以五至九个较佳。例如采用阿拉伯数字十进制,有十八个项目时,其分类展开可以利用下列方法。
物料编码的误区:把制定编码规则的工作交给个别人或部门去完成:企业的管理层往往习惯把编码工作交给技术部门或者某个员工来主持完成。这种做法忽略了一点,编码真正使用多的是物料管理部门、财务部门,而非制定编码规则的技术部门。制定物料编码,应该联合技术部门、物料管理部门、财务门,组成制定团队共同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