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94年正式进入中国到2012年的18年间,宝马在中国销量增长超过400倍。但在庆祝其合资公司华晨宝马成立十周年的同时,这个老牌豪华车厂商又面临了新的挑战。它不仅要继续在诸多豪华汽车品牌的激烈竞争中厮杀,还得应对前赴后继的后来者的冲击。而且,这些打算对中国市场发起新一轮进攻的豪华车品牌都公布了雄心勃勃的国产计划。越来越成熟的中国消费者对豪华车的需求也逐渐开始多元化。未来中国豪车市场竞争由此升级。
为了赢得竞争,宝马打算在中国市场精耕细作,“把最新、最好的产品、技术和服务带到中国”。其在沈阳投建的第二个工厂——华晨宝马铁西工厂是为此进行的重要布局。
宝马的目的是让铁西工厂成为其全球最先进的工厂之一。为此,铁西工厂引入了德国宝马和西门子以及众多国际供应商联合开发的工厂建设L7标准,这是宝马集团高效生产的最高标准之一,基于西门子的控制架构开发而成。
作为宝马集团全球最先进工厂之一的铁西工厂,全面应用西门子全集成自动化(TIA,Totally Integrated Automation)解决方案,在Simatic Manager集成环境下使用了可编程控制器(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编程软件STEP 7、配合西门子LIS超宽带实时定位识别系统,且集成了PROFIsafe安全技术解决方案。制造过程的通讯采用Profinet网络传输,底层执行器和中间控制器也主要由西门子提供,如:Simatic S7控制器、Sinamics驱动产品等。
铁西工厂在电气和机械设备的选择上也遵循宝马全球标准,因此就需要自动化系统具备极高的开放程度与可靠性。事实上,西门子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家能够覆盖从产品设计到生产整个价值链的供应商。
走在明亮、洁净的厂房里,你除了会不断颠覆对“工厂”和“车间”的传统理解,还很难忽略那些同时“飞在头上”和“走在身边”的车身。整个车间分为两层,合理利用了空中和地面物流的空间优势,可以让零部件和预装模块尽可能通过最短的路线输送到生产线上。
为了让物流传送更稳定快捷,西门子充分发挥本地研发的创新能力,减少机械设备的能源消耗,加快了新车上市的速度。
“以前车身输送运行轨迹是笔直向上,上升到一定高度往前平移,然后再向上,这样不仅速度慢,还容易对机器造成磨损,”裘骁峰回忆说,“我们就提出了车身输送控制系统运行轨迹优化的方案,把运动控制的路线改成斜着向上走,有效缩短了运转时间。接下来,西门子在中国其他汽车厂商的生产线建设中,都会以此为参照模板来做。”
由于生产的特殊性,总装车间是铁西工厂工人数量最多的车间,目前有2000多名工人。拥有C型钳的翻转工位是总装车间的另一大特色。这也是国内第一条翻转工位生产线,全部吊具由西门子在上海建造、测试后运输到铁西工厂完成安装与调试。车身能够翻转,汽车的底盘装配就可以通过流水线来完成,改变了以往必须在一个工位完成所有底盘装配的传统方式,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翻转工位在设计时还充分考虑了人体工程学原理,使不同身高的员工在安装不同部件时,能够选择自己最省力、最舒适的工作姿势。
就像总装车间高效稳定的生产必须依靠每个一线工人良好的工作状态,西门子TIA在实际执行过程的出色表现也需要每个现场支持人员发挥高水平的职业素养。身为项目经理,裘骁峰每天至少要在总装车间走满7到8圈。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及时发现和处理现场问题,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拜访客户,倾听他们的建议和意见。为了保证每天都能及时了解现场和客户反馈,裘骁峰的休息时间经常花在了练竞走上。“作为一个好的现场管理者一定要有很好的体能。”他解释说。
在总装车间的二期建设中,经常把休息时间用在服务客户上的西门子员工还不只有裘骁峰。由于二期建设是一个改造项目,必须在不影响总装车间正常生产的前提下进行。这就意味着,西门子的员工必须利用周日或者节假日这样的工厂休息时间,完成项目改造。正是专业的技术和产品以及专业人员相结合,才最终塑造出西门子“可信赖的合作伙伴”形象。而作为宝马认定的未来 15 年全新自动化技术首选全球供应商,西门子毫无疑问是宝马在中国精耕细作时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
尽管中国汽车市场增速明显放缓,并终将回归理性低速增长,宝马依然在此寄予厚望。据麦肯锡预测,中国最早将在2016年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豪华车市场,到2020年预计将超越欧洲市场。而不管是宝马还是大众、奔驰,这些为消费者熟知的汽车公司在中国攻城略地的背后,其实都离不开西门子这样可信赖的核心伙伴。